×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全息原理,全息的意思是每个点都拥有或者说都反射着全体的信息。所以质子内部所包含的空间所对应的真空质量,正好是和外部宇宙的质量相等的,似乎其内部正好倒映着外部,或者说外部正好是内部的投射。这正是其内如其外,其外如其内。

https://mp.weixin.qq.com/s/FXNND3sFCP8gDWHEIrxOsA

全息分形宇宙一:重新审视维度

全息分形宇宙二——不需要建大加速器,色即是空

全息分形宇宙三——真空不空

全息分形宇宙四——你的现实也在创造着你!

(译注:《全息分形宇宙》系列译文是翻译自当代物理学家Nassim Haramein的几个演讲视频,点“阅读原文”可跳转到B站上的原视频链接。封面上的人就是Nassim,他是一个灵性科学家,灵性和科学是不分家的!)

质子真的是一个黑洞吗?这可能吗?我想这个问题想了好多年,我在寻找一种理解这为什么是可能的方式,当前主流物理说这是不可能的。原子没有足够的质量,也就没有足够的能量。但这时我意识到,等等,还记得这个数吗?真空密度5.1x1093g/cm3。它完全被科学界忽略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关于这个数值的标准答案是,它并没有物理意义。啥?你是说我们曾经发现的最大的,最强烈的能量竟然没有物理意义???如果它没有物理意义,那它是怎么把两片金属片压合在一起的?于是我开始思考,或许是他们把这个忽略掉了,而他们的确是。他们没有考虑原子核所在空间里的真空涨落,他们只是把它丢掉了。所以我说,让我们从真空能量密度的角度看看原子核内有多少能量,在原子核的质子内部有多少的能量振动。这下我们得做点数学了,不是复杂的数学,很简单的数学。

于是我先根据质子的半径计算出了质子的体积:9.6x10-39cm3。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小的一个体积。然后我在用这个体积乘以真空密度,就能得到在质子这么小点的体积中能包含多少真空质量,而这个结果是:4.9x1055g。也就是说在质子这么小的体积中还是有这么大的真空能量/质量存在的。为什么当这个数值冒出来的时候我并不惊讶?因为这个质量数值正好是宇宙的质量。呵呵。为什么我不惊讶?还记得我所说的吗?真空连接着一切,这就意味着宇宙中所有那些在它自己的视角中体验着宇宙的质子的振动都必须包含在每一个质子中,才能让真空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在干啥。所以当这个数据出来时,它就立即在数学上证明了我们全都是合一的。(掌声!)(译注:这里所讲的就是全息原理,全息的意思是每个点都拥有或者说都反射着全体的信息。所以质子内部所包含的空间所对应的真空质量,正好是和外部宇宙的质量相等的,似乎其内部正好倒映着外部,或者说外部正好是内部的投射。这正是其内如其外,其外如其内。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你做出一个声明,但却不知道它为什么是真的时,这是不完整的。但当你开始理解关于它为什么是真的这背后的数学时,你就掌握了很强大的原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我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很激进的原因,我以为我会被踢出学术会议,而不是得奖。因为在这篇文章中,就在上述这些公式的下面,我写了一句简单的话:这或许就是所有的质子全都是纠缠在一起的证据。所有的质子都是通过真空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而这就是这个系统能够自组织的原因,因为真空知道所有的一切。

 

而4.9x1055g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是不是需要所有的这些质量来让质子成为一个黑洞呢?不是的,因为这么大的质量都能让宇宙这么大的东西变成黑洞了。所以让质子成为一个黑洞远不需要这么多的质量。所以我计算了下,这么多质量中到底需要多少就可以让质子成为一个黑洞。这叫做Schwarzschild半径。Schwarzschild是第一个找到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解的人。当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它并没有解出它。他只是发表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引力不是一个物体内部的力,引力是这个物体弯曲时空的结果。当他发表这些时,他想着这个方程有点复杂,我们得花点时间去找到它的解。Schwarzschild那时正在苏联前线打仗,他生病从前线回来时就看到了爱因斯坦的文章,并给出了一个解,这个解就叫做Schwarzschild解,两周之后他就挂了,但他还是即时的把这个解寄给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很吃惊,这么快就有解了,但当你看这个解时,你就会发现,它产生了一个黑洞、奇点。当时还并没有管它叫黑洞,黑洞是后来John Wheeler这么叫的。但它的确是产生了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而爱因斯坦并不喜欢这个部分,他想或许我的方程在那个地方崩溃了,我们只采纳小曲率部分好了,别管曲率大的那部分。所以Schwarzschild半径这个公式一直被用来计算宇宙中的各种引力场,但他们却忽略了为了让时空弯曲发生,它是需要一个黑洞、奇点在其中心的。它能告诉你一个黑洞的直径是多少,如果你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的话。反过来,如果你知道直径,也可以推算出需要多少质量才能形成一个黑洞。由此可以算出只需要8.9x1014g的质量就能让质子成为黑洞。拿这个数除以4.9x1055g得到1.7x10-39%。也就是说只需要非常非常少的一点点真空能量变得相干就能制造出我们宇宙中的所有原子,只要这么小的一点点就能造出整个物质世界。

所以我在那篇文章中所说的就是,或许只需要极少的一点点的相干而不是随机发生在真空中就能产生出物质世界。这是非同寻常的,再次的,数字巧合又出现了。你们注意到了吗?10-39次方,或者10的正负39、正负40次方。这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的假设有关,它叫做大数假设。狄拉克注意到这个数量级的大数一直在各处冒出,而他假设原子尺度和宇宙尺度之间的关系和这个数量级的数有关。所以这难道不美妙,不简单吗?但如果你问一个物理学家,特别是一个量子物理学家,他会告诉你这是错的,为啥呢?因为一个质子的黑洞质量是1014数量级,而在主流物理的标准模型中,质子的质量是10-24数量级。所以这其中差了1038数量级,又是这个数量级。当这发生时,我是如下表情:

我这是疯了吗,我竟然搞错了38个数量级,我该咋办啊?幸运的是我一直都有静心,这时佛祖乱入了,告诉我:冷静!冷静!这没事。关键在强相互作用力,亲爱的。

啥是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呢?大概在100多年前,我们发现了质子是带正电荷的,这个电荷会让它们相互排斥。如果你把两个同极磁铁挤在一起,它们会互斥,对吗?当他们发现这个互斥的库伦力时,算出这个库伦斥力是非常非常大的,那这些原子核中的质子们是如何被拢到一起的呢?照这样看原子核根本就无法形成。而在那时还没有黑洞,所以引力是很弱的,不足以把质子吸引在一起。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说我们得发明一种新的力,我们将管它叫“强力”。因为它必须得很强,事实上,它必须是宇宙中最强的力。他们假设它是存在的,因为原子核中的核子是聚在了一起的,所以必然会有一个力把它们挤在一起。但他们并没有给这个力任何物理上的理解,物理上的意义,以及它的能量来源。他们把宇宙中最强的能量放进了我们的方程中却没说它是从何而来的。他们还说这个力是以胶子为媒介的。

 

好吧,这也是一种搞物理的方式,我管它叫臆造物理(译注:哈哈,标准模型在Nassim眼里就是瞎凑!。啊,你在这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就随意的把宇宙中最强的力放进去了,然后不管了。你计算了一下宇宙的质量,发现有96%的质量在宇宙中观测不到,于是你就发明了这么多的“暗物质”,然后把它放进公式里说公式现在对了,不用担心。就这样他们臆造出了强力,他们计算出这个力必须有多大,然后就让这个力正好等于把质子挤压在一起所需要的力。结果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后来他们发现了质子里还有夸克,直径非常小并且有电荷,它们也被压在了很小的空间里,我们得需要比强力更强的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也没法再叫这个力“强强力”,对吧?这不好听。于是他们又换了个命名方式,管它叫“色力”。这多好听,很艺术化,都有颜色了。他们说我们得让色力无穷大。像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再发现更小的粒子,我们就能有无限大的力去把它们压住了。但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有无限大的力压缩着一个非常小的体积,这会让你想起什么?黑洞!不是吗?

 

这个用来挤压的无限大力并没有被给出任何来源。想象一下往你的物理学里扔进了无限大的力却不说明它来自何处。所以显而易见的是,当你问一位物理学家,强力到底有多强时,他们并没有数学可以告诉你该去如何计算它,虽然他们有量子色动力学,但却没有完整深入的答案。所以他们会告诉你一个比较,也就是和他们已知的重力做比较。强力到底有多强呢?他们说如果重力是1,那么强力就要比重力强1038-1039倍。呵呵。你们看到了吧,标准模型和我的模型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在我的模型中,我把束缚核子在一起所需要的能量来源考虑进去了,他们只是把它扔进去了,没说它的来源。所以在我的模型中,就是重力把核子聚合在一起的。重力在标准模型中是宇宙中最的力。在我的模型中,重力是宇宙中最的力,它把一切都握持在一起。它是真空弯曲,真空漩涡进一个奇点。这就是一切存在的中心,把一切握持在中心周围的力,把小孩抱在怀里的母亲。

 

我知道上面这个数字巧合是不足以说服物理学家的。所以我做的事情就是写了尺度定律。下图是尺度-质量对数坐标图。我说好吧,让我们忘掉公式,如果我错了,我的质子就会完全偏离下图中的直线,而标准模型中的质子将会是在上面的。所以从极小的普朗克质量到宇宙,中间还有星系,脉冲星,恒星,地球,我把这些数据点都放上去了。还有Schwarzschild质子,看,它正好在这条直线上。而标准模型中的质子却差了很远。这张图不会说谎,你都无法争辩它,因为它们只是最基本的数据,不是什么想法。

所以从上图我们就能看出这儿是有问题的,为啥有问题呢?物理学家们会说,如果上图是有道理的,那为什么当我们做实验去测量质子质量时,测出来的结果是10-24量级,而不是1014量级呢?这是因为当我们测量质子质量时,我们是把质子敲到原子外面后再去测量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远离黑洞表面视界的地方测量的,而在这么远的地方重力场是微弱的。所以我们所做的测量是从我们的参考系去测量质子的参考系,离质子很远。我所说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质子黑洞的视界附近测量,我们就会发现它是符合Schwarzschild质子条件的,因为就是在那儿真空正在产生着质子,就是在那儿真空在互动产生着质子。

 

译注:这个原子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直是个迷,现在的物理学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还是不够正确的,需要颠覆。已经有一些像Nassim Haramein这样的非主流物理学家把这个问题搞的更清楚了。我们对原子,原子核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就是它们似乎是像小球一样的刚性粒子。但其实粒子只是一个幻象,更加正确的物理图像是,如果把真空必做水,那么原子就像是水中的一个漩涡。这个漩涡就是时空涟漪,不过不是静态的弯曲,而是动态的漩涡。真空不空,真空是一种介质,它有很多名字,在国外一般叫“以太”,在中国就叫做“气”。为什么叫“气”,因为它和空气类似,是一种介质,但比空气还要更基本。这个以太有超流性质,所以我经常会用水或气来比喻它的性质。

克里昂-生理,最伟大的人类属性(上)-占星的科学原理,人体设计寿命是950年

克里昂-生理,最伟大的人类属性(下)-疗愈方法的六个种类

克里昂-在新世纪中共同创造(下)-心想事成的重点都在此文

克里昂-和细胞沟通~用意识回春身体的关键是要愛上自己

跨维人类二(下)-老看到11:11是咋回事?

克里昂-跨维人类一(下)-永葆青春、跨维生意

克里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维人类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科技杂谈 / 全息分形宇宙一:重新审视维度
    https://mp.weixin.qq.com/s/kSBXsYFSgNdW8z093TIJXg

    本文基本上是根据Nassim Haramein 2010年在西班牙Congnos的演讲视频翻译的,可能也会融入他的其它演讲视频里面的一些内容,也删减了少量内容。括号里面的内容是我加的注解。

     

    我很兴奋能把这些工作介绍给你们,因为我们正处在进化中的某个时刻,而我们必须在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社会中做出改变。由此我们的社会才能兴盛,我们的后代才能生存在地球上。为了能做出这样的改变,我们也必须在哲学上,在我们和宇宙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上做出激进的改变。

     

    当前的主流社会思想基本上是基于万物是分离的,个体化的。也就是这边的这个点和那边的那个点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所以我可以对这个点做些什么,而不用担心那个点,因为这不会影响到它。而当我们成长并扩张我们的社会之后,我们开始意识到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万物似乎是互联的。如果我改变了这里太多,那里就有可能会失去平衡。这里的晃动会导致那里的晃动,等等。所以现在我们必须了解万物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这样我们才能重获平衡,不是吗?

     

    所以今天我将要向大家展示的部分内容是一篇在(物理学界)引起了很多“噪音”的小文章,我不得不躲闪掉很多西红柿和臭鸡蛋。这是我去年发表的一篇小文章,实际上是正在发表的过程中。它在某大学的学术会议上被呈现。文章的名称叫做《Schwarzschild Proton质子》。我很高兴我能在会议上去发表这篇文章,因为通常当我想往科学界发表文章时,我会向会议提交申请,然后希望我能被接受。但这篇文章情况不同,这是头一回学术会议邀请我去发表文章,因此这是一篇受邀文章。所以我想着这下我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因为我是被邀请的,呵呵。所以我就去了。这是一篇很简单的文章,任何学过一点物理和数学的学生都能理解。所以今天我们会真的来做点数学,不要慌张,呵呵,这不疼。可能会有一点点,但没关系的。我将向你们展示描述了洞悉量子世界和我们所居住的物理世界的新视角的方程。

     

    你们知道吗,当我在会议上介绍这篇文章时,尽管这是一篇受邀文章,但我想我可能还是会惹麻烦,因为这篇文章实在是太激进了。所以当我去开会时,我有点紧张。在会议中,会议主席找到我说要和我谈谈。噢,我想,又来了,他可能会请我滚蛋,别介绍我的文章了…结果他说,我们注意到了你的行程,你在最后的颁奖仪式之前就要离开了。而我是故意这样的,因为通常我不会得奖。通常我只会被踢屁股。而他说我们想让你在颁奖仪式的时候留下。而我一脸茫然?他说我不应该告诉你这些的,但你的同行审阅的文章得到了最佳文章奖项。我很震惊,我还是在同一个星球上吗?好吧,我去改签我的机票。我想我得到这个奖项,尽管它又让很多其他物理学家不高兴,是因为它是简单优雅的,它用一种激进但却是优雅的方式描述了原子。而我们今天会谈到它。

     

    那我们就开始吧。我将先给你们讲点基本的东西。这一切都是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的,那时我大概9岁。实际上比那还要更早,当我在5到7岁时就有很多的神秘体验。我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我和学校教育系统不怎么合拍。我在学校表现不好,因为我住在另外一个和我互动的世界中。所以当我日复一日的坐在学校中时,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这个另外的世界中,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

     

    在我9岁的一天,老师走到黑板上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维度”,而这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在我脑中一直飘着其它维度,所以我想:噢我的神啊!大人们难道知道这些吗?他要谈所有的这些其它世界吗?我不知道还有其他大人也知道这些。但结果我却非常非常非常的失望,因为他谈的根本就不是这些。 

    他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白点,然后说这就是零维,而它并不存在。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这门课过不了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坐在教室的后面,而从这大后面我都能看见这个点,如果它不存在的话,那我怎么能看见它呢?既然我能体验到它,那它必然就是存在的。然后他做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他画了一串点,然后说这是一维。它仍然没有包囊体积,所以它仍然是不存在的。然后他用四串点连起来一个正方形,并说这是一个平面,这个平面是二维的,这就是你们的动画人物居住的维度,而它仍然是不存在的。而我能看到课堂上的其他孩子们都非常失落,因为他们的二次元超级英雄们都不存在。然后他把6个这样并不存在的平面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立方体,并说这个立方体包囊了体积,它是三维的,而它是存在的!

     

    这下我真的很困惑了。因为不存在的点构成了不存在的线,进而构成了不存在的平面。就算你把3亿个不存在的平面叠在一起,你仍然得不到存在。后来我才发现还有很多人在小时候被教导这些公理时有着和我同样的困惑。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几何学家和建筑师Buckminister Fuller(富勒烯就是以他命名的)。而这些几何上的基本公理是我们的很多物理和数学的基础,例如高等物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量子理论等,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平坦空间的。如果这些公理,这些基本概念是不正确的话。那么很有可能的结果是,当我们用所有这些数学和物理来理解我们的世界时,就会有点扭曲,就会不十分正确。当我在9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些,但我当然想理解它,我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我放学回家要做很久的公交车,因为我一直被离家近的学校踢出去,我想着我一定得把这个整明白。 

    富勒

     

    我在公车里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我想象自己从上方看着公车,随着我不断的拉远,公车渐渐的就变成了一个“点”。随着我想象的视角继续拉远,我所居住的国家也变成了一点,然后地球也开始变成了一个点。再远连太阳系也变成了一个点,接着是银河系。然后我想:噢我的神啊!从上看这一切都是“点”。然后我又飞进银河系,飞进地球,找到我所在的公车并睁开眼睛看着我的手,并想着在我的手里会有什么呢?我闭上眼睛,飞进我的手里,发现它也是由无数个“点”——细胞组成的。然后我飞进其中的一个细胞膜中,并在四周看到无数更小的“点”(原子),就像是天上的星星那样。我飞进其中的一个点(原子),在其正中有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点(原子核): 

     

    于是我想,哇奥,一路往下也全都是“点”。此时灵光一闪,我想解决维度问题的办法是完全把上述的公理反过来,也就是说唯一存在的东西就是那个“点”。在“点”中有着无限的分割,无限的信息。一些事物都是由“点”构成的,“点”的不同组合构成了我们的这个世界。我睁开眼睛看着公车里的其他人,我想,哇奥,他们都是由“点”构成的,我似乎可以看见构成他们存在的无数个点。我非常的激动。但此时通过其它的一些体验我开始意识到,等等,如果分隔是无限进行下去的,那我们是如何得到有限的结构的?我们是如何得到有限的边界条件的(Nassim用手摸摸桌面)?我们是如何在无限中得到有限系统的?它们(无限和有限)之间是如何相关联的?所以我想我得想想这个问题,于是我想了很久。

     

    当我11岁时我开始学习静心,有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年轻印度咕噜教我如何静心。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在那时我对人类很失望,已经准备好要离开了。我认识到或许有完整的内在关联,或许有完整的内在世界要去发现,我的感观或许不只是朝向外在的,而是也能够走向内在的。我想在那里或许有着答案。在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无限和有限系统之间的困难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基本裂痕,例如它分裂开了我们的物理学。我们有大尺度上的物理学——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描述了宇宙、星系、恒星和行星。它预测了时空会连续弯曲趋向一个奇点,趋向无穷。而当我们描述原子时我们又有另外一套物理学,它们是量子理论,它预测了量子数和线性的有限结构。而这两者并不兼容。

     

    但你们要知道这个无限和有限系统之间的裂痕甚至比这更大,远比这个大。例如你们可以在灵性圈的人们和科学界的人们之间看到它。灵性的人倾向去思考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连续,到处都是无限的。科学的人倾向于思考有限的封闭的系统,以及解析解。是吧?而通常这二者之间也互不认同。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你甚至能发现这个裂痕还要更深。女人倾向于思考无限的可能性,连续体。噢,亲爱的,我能同时搞定这25个任务,我一直都是多任务型的。而男人通常只能尝试去分析一个封闭的系统,一次一点。亲愛的,我正忙于一件事情,请别打扰我。哈哈,是这样吧。所以一边的思维里是无穷和连续,另一边的思维里是量子方程,而这两者互不同意是会发生的。而这就是离婚率。

    译注:量子的一个意思就是不连续的,量化的,量子力学认为能量,还有时空,都不是连续的,都是量子化的。就好比我们的电脑屏幕看似是连续的,但其实它是由一个一个的像素点构成的。根据量子力学,我们的物理世界其实也是这样像素化”的。但也有很多物理学家不愿意认为时空是不连续的,是“像素化”的,这就是矛盾所在。

     

    那我们该如何调和这二者呢,我们该如何把它们放到一起呢?(未完待续)

     

    译注:本篇Nassim Haramein主要质疑了在我们的数学中,把点抽象为没有大小的,把直线和平面抽象为没有厚度的抽象思维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这个很基本的抽象思维方法都不正确,那么建立在它之上的数学、物理、哲学就都可能会有问题。看到这大家可能会有点大跌眼镜了,我们从小从学校里学来的这些基本的东西,这种数学的抽象方法,竟然也会有问题?呵呵,似乎的确是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人类目前的思维能力还不行,我们的思维还是太线性了,我们还没有真正量子化的,非线性的思维能力去了解宇宙以和物理本来的样子。我们只能用我们非常线性简单的思维去把问题简化,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抽象”。“抽象”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挺复杂,实际上是它所做的事情只是把真实复杂的问题线性化,简单化了。而我们这种线性思维自然会导致上文中所说的大小两边不能调和的矛盾,因为一根线有两头吗,两头是不连在一起的。其实真理并不复杂,很多小孩在小时候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正确的,反倒是学校里教的那些是错的。所以也不难怪Nassim还有很多其它科学家都是在小时候无法适应学校的。

     

    认识真理的关键障碍是我们有限的思维能力,以及我们的自以为是,也就是不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的局限性,以为自己的智力是能够认识一切的。我们是有潜力去认识宇宙,但我们现在的思维能力还不行,还需要进化提升。当我们愿意停止固步自封,愿意提升、拓展自己的意识时,真理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

     

    Nassim Haramein管这个宇宙叫做全息分形宇宙宇宙的组织结构不是线性的,是分形的,我的B站主页上《油管科普视频搬运》这个频道中有一个视频就是一个无限放大分形的视频,大家可以看看好对分形有个直观的印象。宇宙是“重重无尽”的,不是“线性无尽”的。宇宙是个洋葱,不是一个平面。也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我的B站主页:https://space.bilibili.com/278380213/#/

    点阅读原文可跳转。

    克里昂-跨维人类一(上)-时间压缩

    克里昂-跨维人类一(下)-永葆青春、跨维生意

    克里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维人类

    • Nassim在这里是尝试解释共同创造和同时性背后的物理运作机理,很多灵性教导也说:不要限制你显化东西的显化方式。要知道灵性教导的背后其实不是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他把灵性的、神秘的东西都用物理解释了,把它们去神秘化了。也扩大了物理学的研究范畴到超自然
      https://mp.weixin.qq.com/s/IhKxl1_2rXFw2sEvPp631A

      全息分形宇宙一:重新审视维度

      全息分形宇宙二——不需要建大加速器,色即是空

      全息分形宇宙三——真空不空

      或许你会说这些方程是疯狂的,我才不信真空有这么大的密度,或许物理学家们搞错了。1947年就有人这么想了,他认为如果真空的确是有密度的话,那我们应该是可以去测量它的,看它到底是否存在。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卡西米尔,在1947年他计算了我们该如何去测量真空的密度。他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如果你把两块金属板放的足够近,金属板就能屏蔽掉它们之间的长的波长,但在金属板之外这些长波还有。这样金属板内外的能量密度大小就不一样,里面的小,那么金属板就会受到压力,被压合在一起。

      当他做了计算,算出了金属板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多小才能屏蔽掉足够的长波长好让真空产生压力时,他发现这个距离必须小到微米量级(千分之一毫米)。这是个非常小的距离,而在1947年还没有人能够把金属板抛光到微米级别的平整度,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让两块金属板靠近到微米级的距离但仍互不接触。直到1990年代我们才能让金属板靠的那么近,当我们这么做时,它们的确被压合到了一起,压力的大小和卡西米尔计算预测的一样。所以这是在1997年被实验室证明了的,那个真空能量密度的的确确就在那儿。

       

      而它无处不在,也在你的身体之内。因为它就在你之内,因为它就是构成你的能量,所以你是能够接入它的。记住这个能量、这个频率代表了信息,这意味着你能够接入极大量的信息。这就能够解释很多我们看到的超自然的现象了,例如遥视。很显然真空连接着一切,它无处不在,如果你走向你的内在,你就能获得离你很远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的信息。它还能解释量子纠缠,为什么粒子能够超距的相互作用。例如有人做过如下的实验,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舌头上刮下来一些细胞,把它们放在培养皿里,让它们活着并监控它们的能量状态等。然后让这个人去到另外一个地方,给她绑上各种测量仪器来监测他的皮肤温度,脑电波等各种体征。在这个例子中,这个被测试的女性要去医生那里去把一个疣子弄掉。刚开始这个女性和她在培养皿里的细胞的检测数据都是平稳的,直到她见到了医生,看到了医生用来挖疣子的刀。当这发生时,她的各项监控数据忽然飙升了,而就在此刻,15英里外的培养皿里的她的细胞的监控数据也同时开始飙升。所以这些都开始变得可以理解了,当我们认识到真空连接着一切时 。

       

      在Rauscher博士的帮助下,Rauscher博士是一位物理学家,她已经和我一起合作六年了,在一开始,她是唯一愿意和我一起合作的物理学家,因为她已经退休了,她没啥好失去的。呵呵。我们开始研究一个尺度定律。而做这个研究的原因是,当我在和Rauscher博士谈论这些时,她说如果真空是满的,并且是真空的分割创造了我们的物理现实,那么当我们画一个坐标图,把宇宙中各种尺度的物体都标上,那么它们都应该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它们应该显示出自组织性。所以我们做了如下这张图表,横轴是物体的大小尺度,单位是10Xcm。纵轴是能级,以频率表示,单位是Hz。我们从宇宙开始,就是右下角U那个点,它的尺度最大,频率最小。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把宇宙的半径和现在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质量放在一起看的话,宇宙是符合Schwarzschild条件的,宇宙是符合形成黑洞的条件的。(译注:Schwarzschild是俄罗斯物理学家,他最先给出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解,这个解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一个天体的质量和体积比,也就是密度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个黑洞。)所以你们知道我们是住在一个黑洞中吗?呵呵。我是在说,当你晚上看向天空时,会发现它是黑的,我们知道如果有足够多的星星在那儿的话,夜空应该完全是白的。但当你看向宇宙,向它射出一束激光时,激光的光线会被我们太阳的引力场弯曲一点点。被弯曲的光线继续前进,当它遇到下一个星星时又会被弯曲一点点,又遇到下一个,又弯曲一点点……然后就又拐回来了。因为我们的宇宙有太大的质量,符合形成黑洞的条件。而这符合我的理论吗?当然了。因为当你能把任何东西都分割至无限时,你所拥有的就完全是不同尺度的黑洞,也就是空间的分割,真空的分割,在每次分割中都有无限的质量。如果你能把一个原子划分成更小、更小、再小的粒子,而每个粒子都有质量,那么你就能把这些质量都加起来,然后得到一个黑洞。

       

      所以我们是住在一个黑洞中的,而这意味着我们能看见的黑洞宇宙中的一切东西,其实都是那些黑洞的外面。所以我们所看到的都是辐射的那一面,都是黑洞的白洞那一面。我们管它们叫做星系、脉冲星、恒星。我要声明清楚的是,我在这说的可不是物理中的标准模型,以防止你们搞糊涂了。因为我的这个理论说在我们太阳的中心也有一个黑洞,在地球的中心也有一个黑洞,在原子中心也有一个黑洞。

       

      当我开始把其它这些东西,例如脉冲星,星系中心等都画到这个图表上时,它们开始连成一条直线。我们把原子,亚原子粒子,还有普朗克长度也都画上了。所以这个线性回归甚至还兼容了原子,而原子通常在宇宙尺度上是不被兼容的。这个意思就是我在这里把爱因斯坦的方程和量子理论交叉在了一起,它们似乎都是站在一条线上的。所以它们之间显然是有关联的。有趣的是,如果你把细胞微管,也就是支撑起你细胞的骨架,它们是很微小的管子,有点像虫洞。如果你把它的直径和能级也画上去的话,它的位置是很接近这条直线的中点的。所以即使是你的生理也是这个尺度律的一部分(而且似乎正好处在最大和最小尺度的中间)。

       

      你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从宇宙到亚原子尺度中的一部分。你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从外向内传递着信息,从无限大到无限小,你嵌合在这真空结构中,它在和你沟通,你也在和它沟通。你是这个反馈回路的一部分,你就像是空间的扩展并回过头来又看着空间自身并学习它自身。这给了你对你所拥有的责任的不同认识,这给了你对于你和宇宙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你不再是宇宙中无关紧要的一个小点。忽然间每一个点对于我们宇宙的学习结构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构成我们的质子和电子会消失进真空并又重现(以很高的频率,我们觉察不到,所以时间不是连续的,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世界也是有帧率的。),这就是关于它们在哪,它们要去哪会有不确定性的原因。这就是真空被赋予信息的方式,你消失了,又出现了,以非常快的速度,光速。当你消失时,你就是真空,你在赋予真空信息。当你重现时,你又在体验这个物质世界。当你又消失时,你又把你的体验带给真空。真空又把这些反馈给你的体验。你正在创造这个现实。你们还跟的上吧?

      现在你们会在新世纪,会在灵性团体中听到这个:你创造了你自己的现实。特别是当你和你的伴侣吵架时,你会听到这个—— “是你创造了这一切!”呵呵。这样甩锅很容易啊。但这只是方程的一半。因为如果有这个反馈,你在赋予真空信息,而真空又把你的体验反馈给你,那么现实同时也在创造你。所以你正在创造你的现实,你的现实也正在创造你。因为当你只有一半的方程时,如果你说你正在创造你的现实,而这现在很流行,甚至在物理学界也很流行。如果每个人都在创造他自己的现实,这就会变得非常孤独,我们会从不相见,每个人都会在他自己的现实中。“大家都上哪了?”哈哈。但我们却有着一个合一的现实,因为有着一个介质把大家都连接在了一起,以确保对现实的所有解读之间是有组织的。所以当你思考某件事情,当你解读现实时,你就把它们输入给了真空,然后它们会被所有其他人的经历所影响,那当它们再返回到你这时,它们就会和所有其他人协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不能忘掉这部分。否则的话你就可以说,今天我太热了,我们把太阳关掉吧。那么住在阿拉斯加的那个可怜人就会说,啊,咋这么冷啊。哈哈。

       

      所以这里面是有协同的。你们都听过蝴蝶效应吧?也就是一只蝴蝶在非洲扇扇翅膀,就可能在弗罗里达引起一场风暴,这个概念是不完整的。它会发生的概率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小的。因为如果每次非洲的蝴蝶扇下翅膀,弗罗里达就会有场风暴的话,那么就肯定会有弗罗里达人跑到非洲去用枪指着蝴蝶说:别扇翅膀,你让那边很多人不好过!不是这样的,这需要成千上万上亿的蝴蝶在一起同时扇翅膀,才有可能产生一点点小“概率”让风暴发生,否则这就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生态圈必须有足够的能量才能产生改变。这也是我今天在这里对大家演讲的原因。因为为了让我在演讲开始所说的社会改变发生,我们必须团结在一起。(鼓掌!)我们必须汇聚起我们的力量,协调不同的见解,这样才能在生态圈中形成力量以促成这个改变。这样蝴蝶才能扇出风暴。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创造和学习的反馈回路中都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所以绝对不要忘掉这个方程的这个部分——现实也正在影响着你,世界正在影响着你。

       

      而这也会帮助到你。因为有些灵性人士会说:“你知道吗,我去了所有的工作坊,甚至是Nassim Haramein的我也去了。我也读了所有的书,做了所有的冥想。但我还是不能显化出我想要的那辆蓝色凯美瑞。(观众笑!)我到底哪里有问题?”为了让你能够显化一些重要的东西,你必须整合所有其它现实中的所有其它显化,它们必须协调。所以当你往真空中输入信息后,它再返回来时总是会有一点点的被改动,不会和你预期的完全一样。因为如果它是一样的话,你就会停止学习了。你就会在很早之前就显化了你想要的终极现实,而你会坐在那里说,唉,这好无聊啊!我啥都学不到了,这是咋回事啊!但由于这整个系统一直都在修改一切,所以你输入给宇宙的东西再回来时都会有一点点改动,这样你就在不断的学习,这也就意味着宇宙在不断的学习。

      译注:Nassim在这里是尝试解释共同创造和同时性背后的物理运作机理,很多灵性教导也说:不要限制你显化东西的显化方式。要知道灵性教导的背后其实不是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Nassim的工作把灵性的、神秘的东西都用物理解释了,把它们去神秘化了。也把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扩大了,扩大到了原来物理学家不愿意认真去研究的“超自然”、“神秘学”范畴。所以灵性和科学这两边的人估计都不会喜欢他。灵性“大师”或许会想你怎么能把我这个“神秘”的遮羞布扯掉呢?那我还怎么好忽悠人呢?传统物理学家会想你怎么能把物理学里的真相都说出来呢?那我们还怎么好用那些错误的研究方向和假大空的项目,比如加速器、热核聚变、大火箭等去忽悠经费呢?

       

      OK,你知道吗,当你看这个图表时,这些点代表的物体,包括原子都可以是黑洞。但在主流物理中原子并不是一个黑洞,如果你告诉一个主流物理学家说我听Nassim说原子是一个黑洞,他会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也就是我得躲闪很多西红柿的原因,因为我的现实和其余的科学界的现实还不怎么协调。原子真的是一个黑洞吗?

      2018.2.26

      文章链接:

      克里昂-在新世纪中共同创造(下)-心想事成的重点都在此文

      克里昂-和细胞沟通~用意识回春身体的关键是要愛上自己

      跨维人类二(下)-老看到11:11是咋回事?

      克里昂-跨维人类一(下)-永葆青春、跨维生意

      克里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维人类

      克里昂-命令你的身体疗愈

    • 全息原理,全息的意思是每个点都拥有或者说都反射着全体的信息。所以质子内部所包含的空间所对应的真空质量,正好是和外部宇宙的质量相等的,似乎其内部正好倒映着外部,或者说外部正好是内部的投射。这正是其内如其外,其外如其内。
      https://mp.weixin.qq.com/s/FXNND3sFCP8gDWHEIrxOsA

      全息分形宇宙一:重新审视维度

      全息分形宇宙二——不需要建大加速器,色即是空

      全息分形宇宙三——真空不空

      全息分形宇宙四——你的现实也在创造着你!

      (译注:《全息分形宇宙》系列译文是翻译自当代物理学家Nassim Haramein的几个演讲视频,点“阅读原文”可跳转到B站上的原视频链接。封面上的人就是Nassim,他是一个灵性科学家,灵性和科学是不分家的!)

      质子真的是一个黑洞吗?这可能吗?我想这个问题想了好多年,我在寻找一种理解这为什么是可能的方式,当前主流物理说这是不可能的。原子没有足够的质量,也就没有足够的能量。但这时我意识到,等等,还记得这个数吗?真空密度5.1x1093g/cm3。它完全被科学界忽略了很长时间。实际上关于这个数值的标准答案是,它并没有物理意义。啥?你是说我们曾经发现的最大的,最强烈的能量竟然没有物理意义???如果它没有物理意义,那它是怎么把两片金属片压合在一起的?于是我开始思考,或许是他们把这个忽略掉了,而他们的确是。他们没有考虑原子核所在空间里的真空涨落,他们只是把它丢掉了。所以我说,让我们从真空能量密度的角度看看原子核内有多少能量,在原子核的质子内部有多少的能量振动。这下我们得做点数学了,不是复杂的数学,很简单的数学。

      于是我先根据质子的半径计算出了质子的体积:9.6x10-39cm3。这是非常非常非常小的一个体积。然后我在用这个体积乘以真空密度,就能得到在质子这么小点的体积中能包含多少真空质量,而这个结果是:4.9x1055g。也就是说在质子这么小的体积中还是有这么大的真空能量/质量存在的。为什么当这个数值冒出来的时候我并不惊讶?因为这个质量数值正好是宇宙的质量。呵呵。为什么我不惊讶?还记得我所说的吗?真空连接着一切,这就意味着宇宙中所有那些在它自己的视角中体验着宇宙的质子的振动都必须包含在每一个质子中,才能让真空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在干啥。所以当这个数据出来时,它就立即在数学上证明了我们全都是合一的。(掌声!)(译注:这里所讲的就是全息原理,全息的意思是每个点都拥有或者说都反射着全体的信息。所以质子内部所包含的空间所对应的真空质量,正好是和外部宇宙的质量相等的,似乎其内部正好倒映着外部,或者说外部正好是内部的投射。这正是其内如其外,其外如其内。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你做出一个声明,但却不知道它为什么是真的时,这是不完整的。但当你开始理解关于它为什么是真的这背后的数学时,你就掌握了很强大的原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我发表的这篇文章是很激进的原因,我以为我会被踢出学术会议,而不是得奖。因为在这篇文章中,就在上述这些公式的下面,我写了一句简单的话:这或许就是所有的质子全都是纠缠在一起的证据。所有的质子都是通过真空结构连接在一起的。而这就是这个系统能够自组织的原因,因为真空知道所有的一切。

       

      而4.9x1055g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是不是需要所有的这些质量来让质子成为一个黑洞呢?不是的,因为这么大的质量都能让宇宙这么大的东西变成黑洞了。所以让质子成为一个黑洞远不需要这么多的质量。所以我计算了下,这么多质量中到底需要多少就可以让质子成为一个黑洞。这叫做Schwarzschild半径。Schwarzschild是第一个找到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解的人。当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它并没有解出它。他只是发表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引力不是一个物体内部的力,引力是这个物体弯曲时空的结果。当他发表这些时,他想着这个方程有点复杂,我们得花点时间去找到它的解。Schwarzschild那时正在苏联前线打仗,他生病从前线回来时就看到了爱因斯坦的文章,并给出了一个解,这个解就叫做Schwarzschild解,两周之后他就挂了,但他还是即时的把这个解寄给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很吃惊,这么快就有解了,但当你看这个解时,你就会发现,它产生了一个黑洞、奇点。当时还并没有管它叫黑洞,黑洞是后来John Wheeler这么叫的。但它的确是产生了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而爱因斯坦并不喜欢这个部分,他想或许我的方程在那个地方崩溃了,我们只采纳小曲率部分好了,别管曲率大的那部分。所以Schwarzschild半径这个公式一直被用来计算宇宙中的各种引力场,但他们却忽略了为了让时空弯曲发生,它是需要一个黑洞、奇点在其中心的。它能告诉你一个黑洞的直径是多少,如果你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的话。反过来,如果你知道直径,也可以推算出需要多少质量才能形成一个黑洞。由此可以算出只需要8.9x1014g的质量就能让质子成为黑洞。拿这个数除以4.9x1055g得到1.7x10-39%。也就是说只需要非常非常少的一点点真空能量变得相干就能制造出我们宇宙中的所有原子,只要这么小的一点点就能造出整个物质世界。

      所以我在那篇文章中所说的就是,或许只需要极少的一点点的相干而不是随机发生在真空中就能产生出物质世界。这是非同寻常的,再次的,数字巧合又出现了。你们注意到了吗?10-39次方,或者10的正负39、正负40次方。这和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的假设有关,它叫做大数假设。狄拉克注意到这个数量级的大数一直在各处冒出,而他假设原子尺度和宇宙尺度之间的关系和这个数量级的数有关。所以这难道不美妙,不简单吗?但如果你问一个物理学家,特别是一个量子物理学家,他会告诉你这是错的,为啥呢?因为一个质子的黑洞质量是1014数量级,而在主流物理的标准模型中,质子的质量是10-24数量级。所以这其中差了1038数量级,又是这个数量级。当这发生时,我是如下表情:

      我这是疯了吗,我竟然搞错了38个数量级,我该咋办啊?幸运的是我一直都有静心,这时佛祖乱入了,告诉我:冷静!冷静!这没事。关键在强相互作用力,亲爱的。

      啥是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呢?大概在100多年前,我们发现了质子是带正电荷的,这个电荷会让它们相互排斥。如果你把两个同极磁铁挤在一起,它们会互斥,对吗?当他们发现这个互斥的库伦力时,算出这个库伦斥力是非常非常大的,那这些原子核中的质子们是如何被拢到一起的呢?照这样看原子核根本就无法形成。而在那时还没有黑洞,所以引力是很弱的,不足以把质子吸引在一起。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说我们得发明一种新的力,我们将管它叫“强力”。因为它必须得很强,事实上,它必须是宇宙中最强的力。他们假设它是存在的,因为原子核中的核子是聚在了一起的,所以必然会有一个力把它们挤在一起。但他们并没有给这个力任何物理上的理解,物理上的意义,以及它的能量来源。他们把宇宙中最强的能量放进了我们的方程中却没说它是从何而来的。他们还说这个力是以胶子为媒介的。

       

      好吧,这也是一种搞物理的方式,我管它叫臆造物理(译注:哈哈,标准模型在Nassim眼里就是瞎凑!。啊,你在这发现了一个问题,你就随意的把宇宙中最强的力放进去了,然后不管了。你计算了一下宇宙的质量,发现有96%的质量在宇宙中观测不到,于是你就发明了这么多的“暗物质”,然后把它放进公式里说公式现在对了,不用担心。就这样他们臆造出了强力,他们计算出这个力必须有多大,然后就让这个力正好等于把质子挤压在一起所需要的力。结果更大的问题出现了,后来他们发现了质子里还有夸克,直径非常小并且有电荷,它们也被压在了很小的空间里,我们得需要比强力更强的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他们也没法再叫这个力“强强力”,对吧?这不好听。于是他们又换了个命名方式,管它叫“色力”。这多好听,很艺术化,都有颜色了。他们说我们得让色力无穷大。像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再发现更小的粒子,我们就能有无限大的力去把它们压住了。但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有无限大的力压缩着一个非常小的体积,这会让你想起什么?黑洞!不是吗?

       

      这个用来挤压的无限大力并没有被给出任何来源。想象一下往你的物理学里扔进了无限大的力却不说明它来自何处。所以显而易见的是,当你问一位物理学家,强力到底有多强时,他们并没有数学可以告诉你该去如何计算它,虽然他们有量子色动力学,但却没有完整深入的答案。所以他们会告诉你一个比较,也就是和他们已知的重力做比较。强力到底有多强呢?他们说如果重力是1,那么强力就要比重力强1038-1039倍。呵呵。你们看到了吧,标准模型和我的模型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在我的模型中,我把束缚核子在一起所需要的能量来源考虑进去了,他们只是把它扔进去了,没说它的来源。所以在我的模型中,就是重力把核子聚合在一起的。重力在标准模型中是宇宙中最的力。在我的模型中,重力是宇宙中最的力,它把一切都握持在一起。它是真空弯曲,真空漩涡进一个奇点。这就是一切存在的中心,把一切握持在中心周围的力,把小孩抱在怀里的母亲。

       

      我知道上面这个数字巧合是不足以说服物理学家的。所以我做的事情就是写了尺度定律。下图是尺度-质量对数坐标图。我说好吧,让我们忘掉公式,如果我错了,我的质子就会完全偏离下图中的直线,而标准模型中的质子将会是在上面的。所以从极小的普朗克质量到宇宙,中间还有星系,脉冲星,恒星,地球,我把这些数据点都放上去了。还有Schwarzschild质子,看,它正好在这条直线上。而标准模型中的质子却差了很远。这张图不会说谎,你都无法争辩它,因为它们只是最基本的数据,不是什么想法。

      所以从上图我们就能看出这儿是有问题的,为啥有问题呢?物理学家们会说,如果上图是有道理的,那为什么当我们做实验去测量质子质量时,测出来的结果是10-24量级,而不是1014量级呢?这是因为当我们测量质子质量时,我们是把质子敲到原子外面后再去测量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远离黑洞表面视界的地方测量的,而在这么远的地方重力场是微弱的。所以我们所做的测量是从我们的参考系去测量质子的参考系,离质子很远。我所说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质子黑洞的视界附近测量,我们就会发现它是符合Schwarzschild质子条件的,因为就是在那儿真空正在产生着质子,就是在那儿真空在互动产生着质子。

       

      译注:这个原子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一直是个迷,现在的物理学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还是不够正确的,需要颠覆。已经有一些像Nassim Haramein这样的非主流物理学家把这个问题搞的更清楚了。我们对原子,原子核的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就是它们似乎是像小球一样的刚性粒子。但其实粒子只是一个幻象,更加正确的物理图像是,如果把真空必做水,那么原子就像是水中的一个漩涡。这个漩涡就是时空涟漪,不过不是静态的弯曲,而是动态的漩涡。真空不空,真空是一种介质,它有很多名字,在国外一般叫“以太”,在中国就叫做“气”。为什么叫“气”,因为它和空气类似,是一种介质,但比空气还要更基本。这个以太有超流性质,所以我经常会用水或气来比喻它的性质。

      克里昂-生理,最伟大的人类属性(上)-占星的科学原理,人体设计寿命是950年

      克里昂-生理,最伟大的人类属性(下)-疗愈方法的六个种类

      克里昂-在新世纪中共同创造(下)-心想事成的重点都在此文

      克里昂-和细胞沟通~用意识回春身体的关键是要愛上自己

      跨维人类二(下)-老看到11:11是咋回事?

      克里昂-跨维人类一(下)-永葆青春、跨维生意

      克里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维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