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张衡地动仪与地震预测之间的关联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张衡地动仪与地震预测之间的关联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深深地牵动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5月18日,刚回北京的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地震局迅速召开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 会议要求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灾害评估,开展地震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并成立“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由全国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开展地震的科学调查、总结和专题研究,为抗震救灾和地震预报提供科学支持。从这个侧面,可以了解到国家领导人对地震灾害的监测及预报给予的足够的重视,也提醒我们活着的人,在抗震救灾挽救生命作为第一重点的同时,还要及时地总结这次地震中发生在各个时间阶段的知识和教训,为以后的防震救灾积累宝贵的经验。5月19日-21日,中央把这三天确定为国家哀悼日,举国降半旗志哀并默哀3分钟,这不仅是生者对死者生命的尊重,也是对死者亡灵的告慰和人性的关爱。为了不让活着的人在今后类似的地震灾害中失去的更多,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仅就震前发生的一些反自然的现象与张衡地动仪的一些关联进行讨论,希望能通过剖析张衡地动仪中隐藏的玄机来揭示地动仪的设计与地震预测之间的关联,并能为以后的地震预测做一个参考。

一、地动仪吉祥动物的选择
公元132年,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发明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侯风地动仪,这个发明比西方造出来的第一台地震仪早了1700多年,据说这么精巧的结构,到现在我们却不能精确的仿造和复原,足见当时张衡的设计水平和工匠们的工艺是多么的精湛。 让我们仔细观察候风地动仪的构造时不难发现,在地动仪的8个方位上,依次盘附和蹲放的是八条龙和八只癞蛤蟆,张衡在设计地动仪的时候,为什么选择蟾蜍来接龙嘴里含着的龙珠而不用其他的动物?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http://www.izy.cn/travel_photo/457/149338.html
图:位于广州航天奇观的张衡候风地动仪模型

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图腾,它不仅象征着权利、地位,而且也象征着吉祥,所以地动仪上选择龙来作为祥兽就不足为奇了。“蟾”古代神话中是吉祥之物,古时人们相信蟾能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是主富贵的吉祥之物。金蟾则有其特殊的形态,其为三足蟾。旧时传说金蟾有三足为灵物,古人认为可以致富。所以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说。蟾蜍在古代传说中又为月宫之物,古以蟾宫为月的代称,科举应试得中也称“蟾宫折桂”。 所以,从表面上看, 张衡选择这两种祥兽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我们从历次地震发生前的一些反自然的现象和征兆来看,发现这其中似乎有着什么必然的联系。

二、蟾蜍-月亮-地震三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让我们来先看一下蟾蜍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蟾蜍自古就有,两栖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对农作物有益。通称癞哈蟆。传说月亮里面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代诗文里常用来指月亮。如:“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上绘制的月亮中间确实有一只蟾蜍的图案。为什么要让这样一种毫不起眼而且丑陋不堪甚至有毒的东西与神圣的月亮相联系呢? 这其中似乎暗含着蟾蜍——月亮——地震三者之间有着莫大的联系。
2008年1月《科学与文化》杂志上一篇《地动仪为何选蟾蜍接龙珠》的文章指出:蟾蜍是一种对天气变化极为敏感的动物。天气还未变冷之前,蟾蜍就已经相互挤在一起取暖了;而当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蟾蜍则一个个早早地蹬着后腿在打洞了,以待灾害性天气来时钻到土洞里躲避危险。正是这种对自然灾害的敏感反应,蟾蜍才能在强大的台风来临时,躲过一劫。早在2004年,《北京科技报》就曾经报道,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10月22日,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断面层潮汐压力处于高度密切相关,猛烈的潮汐在浅断面层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当潮很大,达到大约2-3米时,3/4的地震都会发生,而潮汐越小,发生的地震也越少。该文章的作者伊丽莎白•哥奇兰说:“月球引力影响海潮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造成压力波动而提前或推迟。”最近发生在澳大利亚北部万只蟾蜍入侵事件,正说明地震以及潮汐引发的蟾蜍迁徙的最好的例证。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前,距离汶川县不远的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大规模蟾蜍迁徙现象。无独有偶,江苏江都市武坚镇新楼村数百万只蟾蜍,于5月4日在该村刘垛闸附近大规模集会。另外5月9日,江苏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数万只小蟾蜍迁徙,以及5月11日,江苏常熟古里镇珠泾苑数万小蟾蜍迁徙。而此次汶川大地震普洱市有人拍摄到地震时的月亮,反常得像太阳。所有这些震前的征兆,都说明蟾蜍有可能确实是震前的一个最好的预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古人的发明,真的为古人的聪明和智慧以及深长的寓意深深折服。

http://news.cnfol.com/080512/101,1281,4138415,00.shtml

图:汶川地震前迁徙中的蟾蜍
三、龙与地震云
再来说说龙和地震云之间的关联,古代文献记载:1663年《德隆县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久而不散,势必地震。清人王士祯在其所著的《池北偶谈•卷下》中“地震”一节里,谈到1668年7 月25 日山东郯城8.5级地震时,记有:“淮北沐阳人,白日见一龙腾起,金鳞灿然,时方晴明,无云无气。”这里说的龙,看来是一种“黑云如缕,宛如长蛇”的长蛇状带状云,阳光一照,便显得金光灿烂。这便是地震云中的一种。
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而这样一种云恰恰被描述成“龙”或“长蛇”的形状。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寿仲浩,退休前为杭州质量计量监测中心工程师,1994年1月8日上午,寿仲浩在美国加州发现了一朵地震云,分析判定1月12日至27日在南加州帕桑迪那西北将有一次六级以上的大地震。他去美国国家地质测绘局预报地震时却吃了闭门羹。地震在17日早晨发生了,那是在美国地震学家认为的无震区,损失伤亡惨重。寿仲浩独创了一套“地震云”理论,掌握了一整套预报方法,能判断震中、震级和地震时间。这些年来寿仲浩先后向美国国家地质测绘局预报50次独立地震,有34次达到了“准确”。他于1999年5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地震预报网quake.exit.com,至今已向全世界预报1400余次地震,准确率达到70%。
另我国古代的许多县志和史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在某些中强地震发生前,在其周围地区的天空中,一般在凌晨或傍晚会出现形似稻草绳状或条带状的云,这种长蛇状的云,如果在天空较长时间不消失,这预兆当地将可能发生有感地震。这种云的垂直方向,大体就是震源所在地的方向。例如,1976年7月28日,我国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而前一天傍晚,日本真锅大觉教授发现了导致唐山大地震的地震云。无独有偶,2008年5月12日13点56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半个小时前),天水市市民李忠用佳能相机拍下了发生在天水市秦州区南廓寺出现百年罕见“佛光”,其实这种“佛光”就是地震云的一种,是一种电磁现象,又叫地光,见下图:
http://it.hexun.com/2008-05-13/105907687.html

下图为某网友在2008年5月10日(汶川大地震前2天)于山东临沂拍摄到的地震云,与地震云垂直方向恰恰指向西南方向: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231921.shtml

因此,我们应该有理由认为,张衡地动仪上的龙和蟾蜍都是有据而设,并非只为装饰。龙和蟾蜍是否就是指的云、月亮或者蟾蜍等目前认为与地震相关的种种自然事物和现象?或者更象征了天与地,日与月,阳与阴的关系?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统一的整体。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相信和依赖于人类自己创造的电子科技,却忽视了大自然我们这一存在的基础和根本,我们的对于灾难的认知的知识正在被逐渐割裂,我们逃避灾害的本能在逐渐退化和消失。我们是不是应该重视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发掘它,利用它,尊重自然,必然也赢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据我目前对于地震知识的初步了解,地震前兆的预报主要还是地质、地震波、电阻等的相关研究,而包括动物异常行为在内的宏观异常现象似乎并没有被纳入地震前兆的预报研究范围。地震是一门自然科学,如果能很好的将气象、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统计、物理、化学等综合知识融合起来,让更多的各个学科的专业人事共同参与进来,甚至普及地震有关知识,让全社会普通公民都参与到地震的预警中来,提高现有的预警水平,让汶川的悲剧不再重演,不止是我个人的心愿,相信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毕竟我们都拥有唯一的共同的家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