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三峡游记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图片-LG, 文字-me)

十一月五号一早从上海飞武汉,又坐了四个半小时的长途车,抵达宜昌船码头,入住万吨游轮世纪天子号。该船的特点是每间房间都有一个阳台,让游客与江水亲密接触。满员的话,可以容纳306位客人。

我们这次航班仅有150位游客,外宾与内宾参半。外籍人有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法语客人、德国客人、美国客人、以及三个散客(俺家哥哥是其中之一)。内宾也 只有几位散客,偶是其中之一。最大两个团队来自常州和崇明的农民,据说都是乡政府出的钱。我为这些农民感到幸运:那些乡政府的官员在致富农村和自己的同 时,还能想到让百姓分享号称超五星的游轮,确实也够可以的了。

都说三峡成了水库后已经面目全非了,失去了以前的激流汹涌、峰接天关的惊险。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看到陡峭的山峰把长江逼成一条蜿蜒于深谷中细带的景色-只是流速平缓些。

参观了三峡大坝,才知道自己的幻想不可实现了。

三峡成了水库,河水从原先的62米提升到175米,整整40层楼的高度,换言之,三峡多出了632平方公里浩瀚平静的水域,以前“众水聚陪万,瞿塘争一门的”夔门因此失去了守关的雄伟。

三峡大坝的建成,附带了一连串的数字,虽然枯燥,却可见比三峡更为惊险的决策: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淹没城镇138个,动迁人口113万。工程耗资1800亿,其中一半用于安置移民。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其次通航,第三发电-实际上发电量只占3%,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以防洪和通航受益为主。

船只要进入三峡,必须通过三峡大坝边上的五级船闸,爬到175米的水域。一路望去,太阳下弥漫着雾气,淼淼瀚瀚的水库使人看不到什么西部的特色,新建的城镇一律地高层格子楼。


船上有的老外以前游过三峡,感慨着西部古镇的消失。但是导游们告诉大家,这样的水泥城镇就是当地当年住八角楼的老百姓们所盼望的现代化生活。这位英语流畅 的姑娘自豪地指着水底说,这里曾有我的高中,我的老家。有个老外发问:你是否觉得有点可惜?姑娘爽声大笑:哪里?正是因为三峡工程,才让我们世世代代脸朝 黄土背朝天的纤夫和农民有了新的工作机遇。

我和老公不死心,到处寻觅着幸存的西部文化的蛛丝马迹。不知道这样的景色算不算?

第三天,船靠岸巫峡,给游客们发了登岸许可卡,坐上小船,穿上救生衣,游小三峡。

虽然有太阳,可还是灰蒙蒙的。导游说,很多年前,人们是可以看到巫山的云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现在的巫山,经常看不到神女峰。有位德国团的导游说,来了十次,只见到一次神女。但是,这三小时的小三峡之游,还真尝到了旧三峡的余味。

这座桥使人想起“天堑变通途”的诗句。

这座山的山洞里有着古人的棺材,这些达官贵人的棺材是如何被扛进山壁间的洞里,至今还是个谜。对于这个风俗,我们的当地导游小姑娘非常热心地介绍着,每经 过一个“悬棺”,就高声提醒大家“Pay Attention to the Hanging Coffin”。可是船上那些来自美国的老年人似乎不肯协作,或许年龄关系吧,就是不做任何凝视状。

船上的广播中不断地告诉我们经过了这座峰那头山,后来又经过了传说中的白帝城,此城非那城。这个白帝庙是三峡水库工程后期兴建的。

此后的航程越加雾蒙蒙,简直雾天雾水雾地。

捕捉到雾江中江民的小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的船只笨重万吨,每小时只行驶18公里,也无缘听到古人所描述的猿声。第四天上岸参观一个溶洞,倒是幸遇不少小猴子。

第五天也就是十一月九日,抵达了雾都重庆。

这次游程中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游船的整个行程很沉闷,尤其是船只经过五级船闸时,每个船闸要45分钟,加上等候其他的船只,这样在船闸中整整呆了五个小时,非常之无聊。

最令人不解的是,如果游客不参加船上组织的上岸游,就不准游客自己上岸。这一点我打算另外写一篇帖子细谈。

其次,有些景色与”和谐“相差很远。比如,在三峡大坝船闸上看到的标语是:千年大业,质量第一。但是与此此相对照的是:船闸的状况实在让人疑惑。只建造了 十年不到的船闸,已经是锈迹斑斑,红色的水龙头漏水,船闸漏水,墙壁裂痕,最后一级船闸上竟然有纸板箱等垃圾物。只听得那些去过密西西比河和巴拿马运河的 游客们窃窃私语:新三峡工程怎么会这么破旧?

我们一路上总共停靠四个码头,每个码头的水面都是脏兮兮的垃圾,有塑料袋,拖鞋,纸张,等等等等。 长江三峡水库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无论怎样,这次旅游亲临了传说中的三峡,也算了却一个心愿。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游山玩水 / 三峡游记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图片-LG, 文字-me)

    十一月五号一早从上海飞武汉,又坐了四个半小时的长途车,抵达宜昌船码头,入住万吨游轮世纪天子号。该船的特点是每间房间都有一个阳台,让游客与江水亲密接触。满员的话,可以容纳306位客人。

    我们这次航班仅有150位游客,外宾与内宾参半。外籍人有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法语客人、德国客人、美国客人、以及三个散客(俺家哥哥是其中之一)。内宾也 只有几位散客,偶是其中之一。最大两个团队来自常州和崇明的农民,据说都是乡政府出的钱。我为这些农民感到幸运:那些乡政府的官员在致富农村和自己的同 时,还能想到让百姓分享号称超五星的游轮,确实也够可以的了。

    都说三峡成了水库后已经面目全非了,失去了以前的激流汹涌、峰接天关的惊险。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能看到陡峭的山峰把长江逼成一条蜿蜒于深谷中细带的景色-只是流速平缓些。

    参观了三峡大坝,才知道自己的幻想不可实现了。

    三峡成了水库,河水从原先的62米提升到175米,整整40层楼的高度,换言之,三峡多出了632平方公里浩瀚平静的水域,以前“众水聚陪万,瞿塘争一门的”夔门因此失去了守关的雄伟。

    三峡大坝的建成,附带了一连串的数字,虽然枯燥,却可见比三峡更为惊险的决策: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淹没城镇138个,动迁人口113万。工程耗资1800亿,其中一半用于安置移民。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其次通航,第三发电-实际上发电量只占3%,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以防洪和通航受益为主。

    船只要进入三峡,必须通过三峡大坝边上的五级船闸,爬到175米的水域。一路望去,太阳下弥漫着雾气,淼淼瀚瀚的水库使人看不到什么西部的特色,新建的城镇一律地高层格子楼。


    船上有的老外以前游过三峡,感慨着西部古镇的消失。但是导游们告诉大家,这样的水泥城镇就是当地当年住八角楼的老百姓们所盼望的现代化生活。这位英语流畅 的姑娘自豪地指着水底说,这里曾有我的高中,我的老家。有个老外发问:你是否觉得有点可惜?姑娘爽声大笑:哪里?正是因为三峡工程,才让我们世世代代脸朝 黄土背朝天的纤夫和农民有了新的工作机遇。

    我和老公不死心,到处寻觅着幸存的西部文化的蛛丝马迹。不知道这样的景色算不算?

    第三天,船靠岸巫峡,给游客们发了登岸许可卡,坐上小船,穿上救生衣,游小三峡。

    虽然有太阳,可还是灰蒙蒙的。导游说,很多年前,人们是可以看到巫山的云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现在的巫山,经常看不到神女峰。有位德国团的导游说,来了十次,只见到一次神女。但是,这三小时的小三峡之游,还真尝到了旧三峡的余味。

    这座桥使人想起“天堑变通途”的诗句。

    这座山的山洞里有着古人的棺材,这些达官贵人的棺材是如何被扛进山壁间的洞里,至今还是个谜。对于这个风俗,我们的当地导游小姑娘非常热心地介绍着,每经 过一个“悬棺”,就高声提醒大家“Pay Attention to the Hanging Coffin”。可是船上那些来自美国的老年人似乎不肯协作,或许年龄关系吧,就是不做任何凝视状。

    船上的广播中不断地告诉我们经过了这座峰那头山,后来又经过了传说中的白帝城,此城非那城。这个白帝庙是三峡水库工程后期兴建的。

    此后的航程越加雾蒙蒙,简直雾天雾水雾地。

    捕捉到雾江中江民的小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的船只笨重万吨,每小时只行驶18公里,也无缘听到古人所描述的猿声。第四天上岸参观一个溶洞,倒是幸遇不少小猴子。

    第五天也就是十一月九日,抵达了雾都重庆。

    这次游程中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游船的整个行程很沉闷,尤其是船只经过五级船闸时,每个船闸要45分钟,加上等候其他的船只,这样在船闸中整整呆了五个小时,非常之无聊。

    最令人不解的是,如果游客不参加船上组织的上岸游,就不准游客自己上岸。这一点我打算另外写一篇帖子细谈。

    其次,有些景色与”和谐“相差很远。比如,在三峡大坝船闸上看到的标语是:千年大业,质量第一。但是与此此相对照的是:船闸的状况实在让人疑惑。只建造了 十年不到的船闸,已经是锈迹斑斑,红色的水龙头漏水,船闸漏水,墙壁裂痕,最后一级船闸上竟然有纸板箱等垃圾物。只听得那些去过密西西比河和巴拿马运河的 游客们窃窃私语:新三峡工程怎么会这么破旧?

    我们一路上总共停靠四个码头,每个码头的水面都是脏兮兮的垃圾,有塑料袋,拖鞋,纸张,等等等等。 长江三峡水库的污染令人触目惊心!!!

    无论怎样,这次旅游亲临了传说中的三峡,也算了却一个心愿。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Good one!
      • Thanks
    • 可惜,已经名不副实了。
      当年游览三峡,闹了个不大不小的乌龙:那时候还是傻瓜机的年代,放入胶卷,一不留神,忘了卷上胶片,结果浪费同行所有人灿烂的表情。
      • 浪费了同行人的表情倒是小事,那些景色不再
        • 愚昧,纯净,迷信,信仰,每个人都可以给出自己的领悟。不过领悟是一回事,体验也是另外的一回事情。

          • 很内疚, 看完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居然是:
            这水泥的还是柏油的地面一定比从前的土路更费膝盖.


            然后才想到这些人的虔诚什么的

            罪过
            • 错了,以前左脚高,右脚低。翻山越岭,蛇虫鼠蚁,路边横尸。
    • 我就是在长江三峡长大的。今生即便回到那魂牵梦绕的故乡,也永永远远看不到童年记忆里的千古绝景了。
      • 94呀,我们买了老三峡的画册,只好从图片中欣赏了
    • 哇呀呀,记得游三峡的时候才19岁啊。。。
      • me too
      • 好有远见呀。偶近59才第一次游三峡
    • 哎呀,记得那时候游三峡到处都是黄泥水哟,看到现在清澈的江水,感觉真不错
      • 真的希望原生态没什么大的改变,果真如此,真是天作之合啊
        • 小三峡现在应该是大江沟了吧,记得那次游三峡,因为连天的阴雨导致山洪下来了,结果小三峡没游成,此生的一点遗憾啊
          • 对面的巫山云还好吧,巫山云雨的确不是浪得虚名,很美
            • 神女峰呢,还有那雄壮的夔门呢。。。三峡真是太壮丽了。。。
              • 没觉得神女峰壮观哎,可能当初太小感觉不出来,使劲看也没看出人形。。。
                • 望霞峰,又叫神女峰。其实人形小柱子在边缘的位置上
              • 夔门还在,没有以前的画册描写的那么惊险,但还是比较壮观的
            • 我们去的季节不对,雾很大。所以看不太清楚。听说夏季的三峡很美
      • 真的?那三峡修对了!!!
        虽然我的照片编辑过的,水的色彩好看些。但是没有黄泥水
        • So where it goes?
      • 原来的长江三峡,水的颜色一年四季变幻。夏天汛季,满满荡荡一江黄泥水,春秋冬三季是绵延千里的一江碧玉。汛季时节,长江和周边河流的交汇处,便会出现黄绿分明的一条条分界线,很独特。现在更象湖水,毛主席的所谓“高峡出平湖”。
        • 哇,老三峡原来这么无常呀。现在比较平和,景色的区别在有雾和无雾之间,夏季比较清晰。 也有人说最早是孙中山有意向改变三峡,后来是毛泽东。这个决策确实大!
        • 夏天汛季,浊浪滔滔浩浩荡荡的江水一直涨到房前的台阶上,冬天干涸季节,江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水底的鹅卵石一颗颗晶莹透亮,似乎伸手便可摸到。水退到江心,河床露出来,一道道巨大的黑色石梁仿佛群龙卧江,孩子们跑到河床上,踩着沙子和鹅卵石,在石梁上攀爬玩耍。如今,
          所有的,包括三峡两岸海拔几百米的风景和历史遗迹,都已经沉入水底,永不得见天日。
          • 别着急,等炸坝那一天,这些又都会回来的。
          • 你所描述的就是我想象的三峡
    • Here's a good web site for any of you who are interested in 三峡: 《三峡探索》, 由加拿大能源研究基金会的国际探索出版发行.
      • 加拿大出版中文的!有趣,谢谢信息
    • 小小三峡的漂流,印象很深啊,不知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 看看我拍的照片吧,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