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勤学好问,刚看到法国有很多数学家,怎么没有感觉法国在计算机界有很大声量呢?很吃惊怎么中国好像没得过菲尔茨奖,本来以为清华怎么也得有几个的。看邱和陶都是海外华人数学家。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加国大学 / U.Waterloo / 勤学好问,刚看到法国有很多数学家,怎么没有感觉法国在计算机界有很大声量呢?很吃惊怎么中国好像没得过菲尔茨奖,本来以为清华怎么也得有几个的。看邱和陶都是海外华人数学家。
    • 法国有位杨立昆也得过图灵奖。图灵奖绝大部分得主都是美国人。不过对计算机的贡献,不能看得奖情况。对整个IT行业造成重大影响的一些技术创新,基本上都没得过图灵奖。
      BIG TECH没听说哪位创始人得过奖。
      • 好的,就是感觉怎么法国人拿了数学奖就不知道在忙什么了,要出来多改变人类呀。LOL。
        • 数学家改变的是未来的人类。现在计算机行业用的比较流行的数学,基本上都是计算机发明之前就有了的。
          • 嗯,是我对数学和计算机太不了解了。今天是看见娃屏幕上开着法语的数学,心想着学法语也没必要通过数学学吧,就随便搜了下。一搜吓一跳,原来法国那么多数学奖,中国一个也没有。
            • 法国一直数学厉害。Galois这样的传奇数学天才,在法国当年的体制下都差点给毁了,因为中学数学差(当然实际情况是他的天份反倒让不能理解的老师觉得他很差)。数学研究需要淡功利,潜心研究。 +1
              • 我只能说,你们都是专家。我这个文科生跟大家学了挺多,:)
    • 很大的话题,也很难展开说:1. 法国数学是传统,它的现代数学也强是它特殊的培养机制。2. 中国正常:竞赛数学和数学研究不是正相关,北大黄金一代(目前大部分海外)已经有接近的但无法短平快,3. 要有也不会是清华的,而是海外留学的数学家 +1
      • 中国这么大个国家,又挺重视数学教育的,怎么连一个菲尔茨都没有。真是shock.
        • 我的感觉是非常正常:数学研究需要的才能和一般大众理解的“数学教育” 是不同的概念,竞赛,研究都好的有:如陶和德国的舒尔茨等,是少数。多数来自于心底的热爱和追求;很难教育出来 +2
    • 爱动脑子的家长。 +1

      国内高校数学强的学校是北大。清华在数学上和北大还有些距离。

      而代表整个中国数学最高水平的是科学院。北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不服。一直在挑战科学院的地位。国内数学界的标志“中国数学会”是被科学院一直把持着。里面的关键职位一直都是科学院的人所担任。

      北大过去拉着其他的高校数学系想在数学会抢班夺权。可从未成功。但里面的斗争虽不能说是腥风血雨,但也激烈异常。所以,当年陈省身为了不趟中国数学界的内斗,就把陈省身数学研究中心不设在北大而立在了南开。

      很多人以为科学院就有一个数学所。其实不是。是有三个数学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一个数学所分为了三个:数学所,应用数学所和系统所。至今还是。这三个所和另外两个物理所(物理所和理论物理所)在一栋大楼里办公。

      为什么会一分为三?这就得提到中国数学界里大名鼎鼎的泰斗华罗庚了。没错儿,当年的分家就是因为他老人家。

      从今天的眼光看华罗庚六七十年前的所作所为,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半,他会把当年分到数学所的年轻人招在一起出题考试。考的不好的,他会毫不留情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极尽侮辱之能事。对跟他辈分差不多的数学家如吴文俊等,甚至是从物理学家跨界到数学的关肇直,极尽打压。大搞唯我独尊。数学所天怒人怨,年轻人惶惶不可终日。

      文革开始后,华被打到不说,更被(实际)赶出了科学院。带着五六个科大数学系六十年代初的毕业生如计雷,龚升,陈德全等搞了个“618优选法推广小组”在全国瞎转悠。

      文革结束,华总理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借华罗庚的名声一用。于是,方毅把他请回了科学院。可数学所里反对他回去的声音很大。于是,科学院做了分拆数学所的决定。

      所以,科学家们也在用另类的方式“打架,”出成果的可能性就。。。。。。。

      • 挺有意思。
      • 头一次听说。一点儿也不奇怪。估计现在依然有各种“学阀”在,年轻一辈很难出头。或者用其他方式,去年不是有一个教授和他的女助手一同出现在一个视频会议里。
        • 各种不同的视角:邱的“我的几何人生”,及“陈省生传”结合起来看描绘的中国数学近代史(北派) +1
          • 我以前有个老师说华推广的黄金分割法其实是伪科学,不过领导喜欢听,就刚好可以到处转转
            • 我基本是看热闹,具体内容不懂;八卦各种瑜亮情结,恩怨情仇。现在连娃学习的相当一部分内容也不完全懂或反应很慢。
              • 搞不过年轻人了,后浪汹涌澎湃上来了。
                • 1. 数学内部也是隔行如隔山的:到了研究的层面,代数,分析,几何,都很难懂得对方在讲的是什么。2. 早些时候,离散数学在数学专业内容还不多,北美高中奥赛已占比50%+,大学也是流行的趋势。所以…
        • 听说过去钱学森也有学阀的派头,不知道真假,可能没华严重。
          • 把听说的故事讲出来啊!学阀派头不知道,可能有'小军阀'的派头。去同学家玩时,路过一小楼,有军人站岗,同学说是钱的住所。
            • 具体细节不记得了,大意是对年轻的学者不够尊重,想骂就骂,傲慢,大拿派头。估计也就是回国了才能这样吧。
      • 这还真是涨见识了,谢谢分享。